- 作者:admin
- 發表時間:2019-04-25 16:25
- 來源:未知
當前,教育扶貧已進入了攻堅期?!督逃康攘块T關于印發<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大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通過加大貧困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提高貧困地區教育信息化水平?!豆I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貧困地區的共享應用。
以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革新教育的各個領域,教育正在進入科技驅動的新時代,教師分工、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測試方式、評價方式、學習方式、輔導方式等方方面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是推動當前教育發展創新的重要力量。實踐證明,在教育扶貧工作中,我國許多地區通過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川遂寧教育局通過通過網絡開展遠程教育和實施網絡技能培訓,有效提高貧困地區學生教育水平,提升了教師隊伍能力,實現了教育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中國教育出版網聯合河南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共同實施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對魯山縣、社旗縣兩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教育信息化云平臺試點建設,使近20萬學生接受了互聯網教育。
在推動信息技術教育扶貧應用方面,全國各地也涌現出了許多有推廣意義的做法:一是加強信息化硬件設施建設。四川遂寧市投資了近2億元改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邊遠地區和貧困農村中小學接入寬帶達到4Mbps以上,全市已建成無線校園40所,錄直播教室30間,并且投資280余萬元建設了教育云平臺首期項目;二是通過互聯網向貧困地區輸送教育資源。安徽省為了緩解貧困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在全省創建了1800多個主講課堂和4900個接收課堂,全省8905個邊遠農村山區“教學點”實現了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44.6萬名教學點學生就近接受了良好教育;三是推動信息技術在貧困地區教學中應用。青海省格爾木市開展了新媒體新技術在教學課堂中應用為主題的師資培訓、教研、教育教學應用等活動,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四是對貧困地區教師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培訓。江西通過舉辦貧困縣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創新課例培訓等專項培訓,實現了貧困地區農村學校教師教育信息化全員培訓;五是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江西省實施了貧困大學生云計算能力培養計劃,每年為1000名貧困在校大學生提供免費的云計算技能在線培訓及認證;六是運用大數據進行精準教育扶貧。貴陽市長順縣實施了大數據驅動教育精準扶貧項目,通過大數據辨認出學生潛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為貧困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幫扶途徑;七是運用人工智能進行教育扶貧。
雖然全國各地在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扶貧應用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許多地區對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扶貧應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突出表現在一些地區沒有將信息技術納入到教育扶貧規劃中,對貧困地區的教育信息化硬件設施投資不足,對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力度不夠,對于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培訓缺乏,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開展很少;二是企業力量動員不充分。我國許多高科技企業研發了大量應用信息技術推動教育發展的產品,這些產品對于推動教育扶貧有著重要的價值。但是當前推動信息技術教育扶貧的主要角色是政府,對于企業的力量動員不充分,許多企業參與教育扶貧是自發行為,政府缺乏有效地動員和組織;三是對教育扶貧中應用的信息科技融合力度不夠。當前信息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突出表現在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特別是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結合,但從當前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扶貧中的應用還主停留在單項技術的應用,對相關信息技術的融合力度太小。
為此,還需要進一步發揮信息技術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強貧困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要加大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為重點的深度貧困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投資,實現貧困地區“寬帶網絡校校通”,帶寬滿足信息化教學需求,逐步推進貧困地區的無線校園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實現貧困地區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夠用能用,縮小與發達地區教育信息化的“數字鴻溝”;其次,要大力組織企業參與信息技術教育扶貧工作。為了更好動員高科技企業參與教育扶貧工作,政府部門需要全面落實扶貧捐贈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企業參與信息技術扶貧的支持政策,讓參與信息技術教育扶貧的企業既能夠獲得政府和社會的榮譽,也能夠得到經濟上的激勵,使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參與到教育扶貧工作中來;第三,要加強教育扶貧中信息科技的融合。為了使信息技術在教育扶貧中發揮更大作用,需要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關鍵信息技術的融合,以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等硬件為載體,以傳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主渠道,運用錄播、直播、人工智能、線上和線下、移動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推動信息技術在教育扶貧中發揮更大更實質作用,助力我國教育扶貧攻堅戰。